【卡車之家 原創】近日,鑼響“穿越中國線”車隊從阿里地區出發,沿著新藏線穿越高寒無人區、翻越高山達坂,而后車隊下道深入無人區礦場裝貨點,團隊被迫在海拔高達5300米無人區過夜。值得一提的是,這款新國標掛車在惡劣環境下表現出可靠的穩定性,團隊的表現更是可歌可泣。
18日,運載兩輛皮卡的頭車達到西藏阿里地區的卸貨點,但隨后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現場并沒有叉車和適合卸車的位置,只在附近找到一個簡易卸載工程機械的小土坡,土坡跟車架的垂直距離還有不小的落差。
但好在頭車拖掛的這款鑼響新國標掛車,搭載有iCAS空氣懸架智能控制系統,它是重器安全系統組成的核心之一,除了可以單獨對掛車的前橋進行提升,還可以通過手機app來降低掛車底盤高度,以此來直接匹配貨臺高度。
這個功能是新國標產品的科技體現,平時可以不用到,但真正需要用到的時候該功能還是很討巧的。
19日,車隊一大早沿著219國道往新疆葉城方向前進,此行將前往羌塘無人區的某處礦場裝載鋅礦石運往莎車縣。
中午時分,鑼響車隊進入了昆侖山脈,隨后需要翻越幾座海拔五千米以上的達坂,其中海拔5347米的界山達坂是新藏公路沿途最著名的山口之一,這里是新疆與西藏的區界路段。
車隊經過泉山湖檢查站后,也意味著正式進入新疆地界,但高海拔和惡劣環境并沒有就此結束。
這條被譽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新藏公路,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氣候寒冷,植被稀少,含氧量也只有內地的40%,后面途經之地更是有被稱為“生命禁區”的惡劣環境,對車隊人員和車輛的考驗依舊十分嚴酷。
傍晚,車隊在羌塘無人區主路拐進了去往礦場的路上,此時手機完全沒有信號,這也意味著車隊和外界完全失聯。隨著太陽下山,無人區里的溫度驟降到零下。
經過多時的行駛,車隊在夜里到達了礦場,但由于路況復雜、保障車油量過少,此時不具備返航條件,團隊唯有就地休整。
礦場這里的海拔達到5300米,夜里溫度在零下二十度以下,團隊直面真正的高原高寒缺氧環境。
由于2號車沒有柴暖系統,車輛在整夜不滅車的情況下,車內溫度也只有幾度而已,甚至深夜就有隊員出現頭痛、呼吸急促、嘴唇發紫等癥狀,但好在隊伍做有充分的藥物儲備來應對這種情況的出現。
這一夜過得特別漫長...
這次車隊拉載的是一種叫鉛鋅礦的礦石,其物理特征表現為硬度大、質量重,所以現場看到裝載這種礦石的掛車基本都是銹跡斑斑或者各種變形的舊掛,這種礦石的運輸和裝載對掛車的損害太大。
直到鑼響車隊的出現,這幾輛新國標掛車在曠野里顯得異常奪目。它們在噴漆方面采用了靜電粉末噴涂工藝,該工藝相比電泳車漆擁有更加出色的漆面附著力以及更強的耐腐蝕性,其除了具有貨箱保護功能的同時還更美觀。
這些鉛鋅礦由裝載機上傾倒下來時,會不同程度砸在柵欄和欄板上,鋒利的礦石尖往往會劃破掛車的漆面,甚至造成爆漆,導致掛車破損處開始蔓延式銹化。
而靜電粉末噴涂工藝能形成一層保護層,類似于把面漆進行鍍層加密,所以更防沖擊和形變。因此這款采用寶鋼優質原材料打造的掛車,配合這種噴涂工藝能夠保證車體的耐用性和多用途。
從礦場通往主干道的非鋪裝道路,由于長年累月地被滿載負荷的卡車碾壓,行成了數十公里的搓板路。
行駛在這樣的道路對于車輛的懸掛有著巨大的挑戰,即便是采用了液壓減震器的小車,在這樣的高密度的往復運動下,油封也很容易被損壞。這也意味著對于這款裝配抗翻空懸的新國標掛車將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由于崎嶇不平的路面多為冰凍的碎土塊,載重三十多噸的掛車極易造成凍土沉降,這對于掛車的抗扭性、產品質量提出了苛刻的要求。而對于抗翻氣囊的考驗更是呈指數級上升,滿載荷的情況下除了防止車身側傾,氣囊高強度往復運動也在考驗著整個懸掛的品質。
車隊在這種惡劣條件下緩慢行駛兩個小時后,終于駛上了219國道,經仔細檢查,車輛的抗翻氣囊在高海拔、大載荷、高強度的作業下,沒有表現出任何問題,確確實實是能一款能帶用戶進得去出得來的可靠產品。
而后,車隊連夜翻越路況更惡劣的阿喀孜達坂,這段非鋪裝路由于只在山的一面鑿路,因此下坡全是發卡彎,正在施工的路面除了有厚積雪還伴隨著坍塌的危險,給車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經過重重“高原關卡”的挑戰,第二天,車隊順利達到了莎車縣某冶煉廠進行卸貨。這次鑼響新國標掛車進出無人區表現出色,更重要的是說明了這款掛車完全能夠適應高海拔用戶對高強度運營的需求。
● 編后語
往后,鑼響“穿越中國線”車隊將在阿克蘇裝載液袋糖運往內蒙古包頭,想了解這款裝配空懸的掛車運輸液袋的優勢以及故事,不妨持續關注!(文/圖 鄭廣昌)